国际教育学院召开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发布者:赵常学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4月24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召开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推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学院相关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全体成员学习教育部国际司司长杨丹在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作的《2025:外语教育智慧元年》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外语教育已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育朝着“语言学习智能化、人文培养复合化、全球实践常态化、语言服务个性化”的四化发展,要求强化“专业+外语”“外语+ ”的创新教学模式,使语言学习深度嵌入到各个学科体系中去。听完报告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职业本科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介绍该教研室14名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团队年轻化、高学历化,承担全院大学英语及部分专业英语教学。大部分教师本学期已经在尝试AI工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通过DeepSeek等工具引导学生修改AI生成作文,实现“技术辅助+人文思考”融合;正在读博士的两位教师就个人探索数字化科研与教学的情况与老师们也进行过分享交流大学英语教研室将进一步深化AI与课程设计整合同时需警惕学生对AI的过度依赖,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会上,各位承担全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就自己在课堂中多维度探索教学创新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张颖老师聚焦AI赋能语音教学。利用有道词典语音识别功能及豆包翻译工具,引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处理长难句。她指出,AI工具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实现了“被动接受”到“主动修正”的转变,成为语言学习的“智能伙伴”。杨佳老师分享分层分类教学实践,通过不同水平学习群的建立利用碎片化实践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她借助钉钉群、百词斩等工具实现作业互评与跨行业词汇教学,并尝试引入AI作文批改,缓解200+学生的作业压力。刘珊老师依托WE LearnAPP,整合思政元素、听力训练及四级自测题,打造“课堂学习+考试备考”一体化模式。通过后台数据监控学习动态,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并尝试应用Iwrite作文批改工具,强化AI辅助+语言教学模式。

最后,学相关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明确学院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方向一是大学英语的分层分类教学:打破“一刀切”模式,基于学生基础与职业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强化职业场景语言应用能力。  

二是专业与课程深度嫁接:强化“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发挥英语教学开放性的优势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便利结合校本特色和行业特色,使英语教学服务学校特色专业通过常态化巡课杜绝形式化教学,确保有效课堂的落实三是希望英语教师学会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优势互补。深耕“英语+X”复合能力共同推动外语教学向“更智能、更专业、更实用”迈进。  

本次会议为国际教育学院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未来,学院将以数字化为驱动,以外语和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持续提升外语教学质量,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撰稿:孟伟仙 摄影:范晶花 审核:赵常学